大家都知道,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我国向全世界展示了源远流长的五千年璀璨文明文化。虽然现在冬奥会已经闭幕结束,但神州文化还在继续传承,那就是成都大运会系列文创。成都大运会举办在2月15日-17日,活动期间,四川将借力“多彩神州”文化展示区这一冬奥会期间的重要展示传播平台,向全世界展现四川深厚的历史人文以及优美的自然风光,特别是天府成都的文化魅力,彰显得天独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风采。
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深受世界人民喜爱,在这一次成都大运会人们看到的虽然不是冰墩墩,却是同样美好的吉祥物“蓉宝”。四川自古以来是熊猫的聚集地,而“蓉”宝就是冰墩墩和熊猫之间的结合体,造型十分新颖时尚同时也具有很高价值的文化传承意义。在展示“多彩神州”的文化上,成都大运会文化完全是冬奥会的文化传承。
本次“多彩神州”展览展示区由主形象展示区、“文化之美”展示区、“文化之蕴”展示区和“文化之趣”互动区四个区域组成,分别以多媒体展示屏、静态展陈、快幕秀、临场互动的形式向观众呈现一个立体全面的成都大运会“文化空间”。在成都大运会中,被赋予炫彩大运会主题四色的大运会火炬、携带川剧脸谱样式的吉祥物“蓉宝”等最能体现成都大运特色 ,其向世界展示了成都特色的生活美学和运动精神!
成都的小伙伴们看这里,近期成都大运会惠民计划来了,这一次活动举办将会有不少的优惠可以参与,包含的范围也是比较广的哟,所以小伙伴们,如果是比较感兴趣可以看看。
大运会惠民行动计划成都将结合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开展大运品牌、环境、场馆、文化、服务五大惠民行动,抓住“延期窗口期”跑出“大运加速度”,不断提升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大运品牌惠民
推出了“大运好礼”征集评选小程序,联动了150家企业征集初选了170款具有成都造和天府文化特色的名优特产和文博文创品,其中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郫县豆瓣、南台月、环太苦荞、彭州白瓷等。
甄选3—5款特色突出、底蕴深厚,具有较高市场价值的产品,产生10席“大运好礼”。组织优质企业免费为市民派发万份“大运好礼”大礼包!
2、大运环境惠民
道路交通出行惠民
1、统筹推进东西城市轴线等13个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造项目,逐渐呈现重要线路景观绿化、公共设施、公益广告等大运氛围。
2、赛时期间,大家还可免费享受公共交通服务!
公园城市场景惠民
1、打造世界大运遗产主题公园,国际大体联与成都大运会联合命名“成都东安湖·世界大运公园”并配套升级10个成都大运主题公园。
2、完善城市有机更新重点项目,持续完善大运之城识别度和国际化表达!
3、大运场馆惠民
组织惠民系列赛事
1、举办18项“相约幸福成都"系列赛事活动,46项各级竞技类体育赛事。
2、向市民免费赠送百余场测试赛门票。
3、开展大运项目进学校、全民健身运动会、区(市)县系列赛事等活动。
推动场馆对外开放
1、将符合条件的大运场馆全面对外开放,保障市民健身需求。
2、院校所属大运场馆,除开展院校活动外,面向师生开放。
3、未被安排大运会比赛或训练的市属、区属公共体育场馆择优时段免费向市民开放推动场馆对外开放。
4、大运文化惠民
大运活动惠民
1、结合成都大运会歌曲征集活动,发布一批优秀音乐作品,策划大运展演公益演出,免费邀请市民观摩开闭幕式彩排。
2、开展“2020成都国际友城青年音乐周”活动。
3、鼓励市民参与火炬手、护跑手选拔及火炬巡展。
4、开发“大运小译”小程序,为市民提供翻译支持,创造良好的交流环境。
5、大运服务惠民
普惠服务惠民
1、研究制定成都大运会开闭幕式放假安排计划。
2、出台城市景区景点旅游产品门票优惠政策。
3、结合部门工作特点开展如法律、医疗等主题惠民活动。
智慧服务惠民
1、加强大运会智慧支付服务建设。
2、试点数字人民币。
3、会商中国电信等官方合作伙伴,争取在赛事期间为市民、国际大体联大家庭、运动员等提供限量免费流量。
转播服务惠民
配合赛事,高质量传播“相约幸福成都”等系列赛事,满足市民在电视、新媒体端多元观赛需求,及时获取赛事信息,共享世界赛事名城优质传播服务
志愿服务惠民
1、进一步优化骨干志愿者队伍,推动志愿服务向专业化、常态化转型。
2、统筹建立1000个大运会城市志愿服务小站鼓励市民体验志愿服务活动,并将部分小站作为大运遗产,在赛后持续为市民提供公共服务。
大运会开闭幕式引导员选拔2021年6月26日上午,世界大运公园命名暨大运惠民行动全面启动仪式在东安湖体育公园举行,活动现场,“青春领跑人”成都大运会开闭幕式引导员全国选拔活动正式启动,报名通道将于2021年7月12日正式开启。
以“领跑青春路,追梦赤子心,成都成就梦想!”为口号,由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主办,成都大运会执委会开闭幕式部承办的“青春领跑人”成都大运会开闭幕式引导员全国选拔活动将通过报名、选拔、集中培训、揭晓四个阶段,选拔出180名引导员。
在通过形体、才艺、语言能力、大运知识、开闭幕式具体任务等方面的集中培训后,将在明年的成都大运会上担任参赛国家和地区代表团引导员工作,向世界展示中国大学生的青春、梦想和风采。
一、选拔方式
“青春领跑人”选拔活动采取学校推荐和自荐两种方式
二、选拔条件
身高170cm--178cm、年龄18至25周岁,形体条件好、热爱体育运动,能够确保参与成都大运会开闭幕式排练和正式活动的在校女大学生。
同时,抖音平台将同步开通青春领跑人的话题页,报名选手可发布带有话题#青春领跑人的视频,进行才艺展示。
三、报名方式
登录成都大运会官网,点击进入“青春领跑人”活动报名通道,上传个人资料。
四、报名时间
报名通道将于2021年7月12日正式开启。
易车讯 为成都大运动会打call,为天津魅力添彩。9月29日,2021中国(天津)国际汽车展览会拉开帷幕,一汽大众捷达品牌携全系车型如约而至,并将成都大运会的欢快、活力气氛“蓉”耀到了2000公里之外的津门。
生于德国,长于中国,造于成都的捷达品牌,携手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向天津市民展现巴蜀文化、成都活力、捷达实力,还特别将国家会展中心(天津)S8号馆捷达展台,布置成为大运会展示区分会场,点燃大运青春热情,燃动捷达运动激情,为成都打造“世界赛事名城”添砖加瓦。
一个展,一个会,一次东西部文化碰撞与约定
在S8号馆中,最博眼球的非成都大运会吉祥物“蓉宝”莫属,这只融入川剧脸谱的国宝大熊猫玩偶,以其青春乖萌、蜀风国潮的百变形象,吸引了现场大朋友小朋友的留影与追捧,萌态圈粉无数。
走近捷达展台,就被扑面而来的成都大运会气氛吸引住了。一辆活力四射的成都大运会官方指定用车捷达VS7格外引人瞩目,凭借领先同级的产品真实力,传承的大众品质、德系基因带来优越操控性和舒适性,确保大运会的工作效率和人员出行安全,这也是捷达VS7获得大运会青睐的原因。作为官方指定工作用车,捷达VS7为成都大运会提供舒适贴心的尊享出行服务。
而人头攒动的捷达展台大运会文创专区妙趣非凡,既有蓉宝玩偶、抱枕、背包、无线充电、蓝牙音箱等蜀风潮品,也有川剧蓉宝水杯、儿童防护口罩等生活实用小物,吸引了无数人驻足欣赏。让天津市民近距离感受到大运魅力,切身了解天府之国的热情与文化,以及捷达品牌的体育精神与品牌担当。
据了解,伴随“大运热”逐渐在全社会酝酿升温,捷达品牌还将携手成都大运会,推出系列文创产品,触达不同消费群体多元需求。正如现场观众感受到的“逛车展,开捷达、迎大运”,更加让人们期待捷达品牌即将开启的护航大运高品质梦想之旅。
火力全开,高颜值与硬实力并存,引爆天津
此次,各路大咖云集天津,捷达品牌也是大显身手,携旗下全系车型出征车展,包括VA3、VS5、VS7和30周年纪念版、黑锋版、熊猫版车型,以及经过专业改装的VS5拉力赛车,多款实力车型与现场黄渤广告片中诠释的“捷达SUV 德系好车真实力”相得益彰。
但是新潮的年轻人,不仅要品牌、要颜值,还要务实,更要多用途,VS5当属明智之选,而喜欢驾驶乐趣的玩家们,相信会对VS5拉力基因趋之若鹜。当然,经典德味的家轿VA3,耐用可靠的品质早已镌刻在基因之中。除此之外,德系信仰的粉丝们一定不能错过三十周年纪念版车型。
传承德系匠心,进阶造车技艺。一场升级的天津车展,让人们感受到捷达产品的品质与实力;一次世界级大运会,让捷达助力成都全速奔跑,这就是捷达品牌,在一次次的经典传承与技术迭代中发展创新,相信这样的捷达品牌,有梦皆达、志在必达!
文化之约丨文创灵犀一点通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跻身文创界“顶流”,相关产品在线上商店发售后3秒被抢光,冬奥特许商店排起数百米长龙,可谓一墩难求。
这样的场景并非孤例,此前用大运河淤泥和沿岸种植的小麦种子组成的“运河出土小麦盆栽”在网络直播间首发,瞬间售罄。据统计,购买该盆栽的大部分是年轻消费者。
凡此种种,文创产业已蔚然成风,中国更因厚重的文化历史沉淀而独领风骚,展现出强大的民族文化自信。
支撑“一墩难求”的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实力
或许很多人心中都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冰墩墩这么受欢迎?网上连续数日登上热搜,相关话题阅读量达到数十亿人次,购物平台上的相关网店,带有“冰墩墩”关键词的商品几乎都是“秒空”;而在线下,北京王府井特许商店门前,排队购墩的热情远远压过了冬日的寒风。
有人说,“因为它的造型实在太可爱了,让我无法拒绝。”毫无疑问,冰墩墩造型确实可爱,谁看到都会在心底涌起一股开心和暖流。
那么新的问题又来了,为什么偏偏这样的造型可爱得恰到好处、可爱到让人不能释手?
一切美好的结果,都有一个辛苦付出的耕耘过程,正所谓“人间万事出艰辛”。其实,创意设计的过程是非常艰辛的。
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冰墩墩设计团队负责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曹雪组建了一支设计团队,这支团队原本由12名做平面设计的成员组成,后来又增加2人专门做3D设计。他们不眠不休,共画出上万幅手稿,形成50多套方案和创意,并从中挑选了16套报给北京冬奥组委。
专家组从来自全球近6000套方案中选出10套,有3套方案来自曹雪的团队,其中就包括冰墩墩的雏形——一串冰糖葫芦。冰糖葫芦是北方小吃,接地气,外层的糖衣也能让人联想到冰雪运动,而这层糖衣正是日后冰墩墩冰壳的灵感来源。
为了着重体现中国元素、冬奥元素,他们根据北京冬奥组委和相关专家建议继续完善设计,经过反复试验比对后,他们决定:只保留冰壳,里面的包裹物用熊猫作主体。因为熊猫有中国特色,在全世界很受欢迎,作为吉祥物的原型更合适一些。
又是一番累彻骨,设计团队发现简约的形象设计更受欢迎,一只熊猫、一套冰壳足矣。如果太复杂了,反倒会造成大众的审美疲劳。
最终,戴头盔、穿冰壳的冰墩墩诞生了,象征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彩色光环点缀在头盔上,显得未来感、科技感十足。
中国元素和冬奥元素就这样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我们回头来看,以熊猫为原型的吉祥物,在中国举办的历届盛会中并非首次——1990年北京亚运会吉祥物熊猫“盼盼”,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之一福娃“晶晶”,2017年成都国际马拉松赛的官方logo,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吉祥物“进宝”,成都第31届世界大运会吉祥物“蓉宝”都是用中国的国宝熊猫作为吉祥物。
静下心来细细思考,以冰墩墩为代表的用熊猫作为吉祥物的文创产品能够风靡内外,除了艺术、科技和时尚的因素之外,更深层的原因是中国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辐射力和吸引力正在增强——熊猫象征着和平、团结、友谊、和谐的美好寓意,也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从世界范围来看,熊猫可以说是中国的象征符号之一。
这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中国不仅有能让世界人民喜爱的文化符号和文化产品,更说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实力。
一只茶盘讲述贤内助的故事
在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产品中,有一只茶盘特别引人注目——清流乾坤竹盘。
这只茶盘的造型外观是一朵四瓣海棠花,盘内是一丛修竹,典雅洁净,盘子通体是墨绿色釉彩,营造出清气满乾坤的意境。
而这只文创产品茶盘的设计灵感则是来源于800年前的一位才女管道升所绘《竹之图》。
提起管道升,很多人会陌生,而她的丈夫几乎家喻户晓——赵孟\。
有人这样评价这对伉俪,古代社会中,恩爱夫妻并非没有,但像赵孟\和管道升这样才华出众、志趣相投、相爱终身的夫妻却是很少的。管道升的书法与丈夫赵孟\的书风极为相似,被赞誉是能与东晋卫铄“卫夫人”并称的“书坛两夫人”。
赵孟\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后裔,也是元代杰出的诗人、画家、书法家,人称“元人冠冕”。管道升,据说是春秋名相管仲的后人,是有名的才女,能诗、能书、能画。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36岁的赵孟\娶了28岁的管道升,“廿六年,归于我。”二人成婚后的幸福时光,成为赵孟\艺术创作的黄金期——从行书《归去来辞》、行书《洛神赋》、楷书《帝师胆巴碑》等书法作品,再到《水村图》《秋郊饮马图》等绘画,成就了赵孟\的艺术风格。
赵孟\称赞自己的妻子是天才:“不学诗而能诗,不学画而能画,得于天然者也。”据说元仁宗曾专门让管道升书写《千字文》,并将其和赵孟\、赵雍的书法装裱在一起,盖上印玺,特意珍藏在秘书监。
从管道升的存世作品看,其画竹用笔苍劲有力,潇洒自然、生动传神,一股清风正气扑面而来。
画如其人,人如其画。管道升除了翰墨辞章,德言容功无一不备,处理家事,内外整然,待宾客、应世事无不中礼合度。
延v四年(1317年)赵孟\被封为一品官,管道升也被封为“魏国夫人”。
第二年,管道升身患疾病,多方求医无效,赵孟\多次上书请旨,要求带妻子回南方疗养,朝廷恩准。1319年,他们得以买舟南还,归途中经过山东时,管道升病逝于舟中,这给赵孟\不小的打击。
几个月后,赵孟\写了书法《洛神赋》,这是曹植表达人神相隔之苦的文章,或许赵孟\在写这篇赋的时候心中念及的正是亡妻管道升,有人说“在秀美绝伦的墨迹下,掩盖的是一颗放不下的破碎之心”。三年后,赵孟\去世,与亡妻合葬在湖州德清山下。
管道升相夫教子,栽培子孙后代,治家井井有条,赵氏一门流芳百世,三代人出了七个大画家。赵雍、赵麟、赵彦正名冠一时。元末明初的大画家王蒙,就是管道升的外孙,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自小耳濡目染,得天独厚,王蒙对明、清山水画影响甚大,仅次于黄公望,后人将其与黄公望、吴镇、倪瓒合称为“元四家”。
传统与时尚碰撞出新色彩
不少年轻人纷纷拿起迷你“洛阳铲”,一边淋水,一边仔细探宝,并在朋友圈分享自身“考古”的过程;也有不少家长为孩子买来“考古盲盒”,让孩子在挖宝中体验、认知文化。
我们盘点一下,会发现一向谨慎保守的博物馆,这几年都着力选择把自己的经典元素创意化,打造更有亲和力、更接地气的形象。从三星堆的青铜面具形饼干,到陕西历史博物馆“唐美丽”、“汉英俊”,再到山西博物院的^卣公仔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正在逐渐“活起来”,成为当下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
诚可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也正说明丰富的文化资源,是大众文化不可或缺的源头活水;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需要有效传播,借由包括文化创意在内的大众文化传播路径,让经典走出博物馆和古籍著作,走入生活中,让人们受到滋养和浸润。
文创产品该如何规划设计?旅游产业与文创产业在主题、内容、形式、载体、服务等方面均具备天然的耦合性。文创旅游,能增强旅游产品的核心吸引力,能扩大文创产品的资源载体。随着产业升级和休闲消费不断深化,旅游规划行业需以更开放的眼光看待文化与旅游项目。
基于文化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存在“重资产化”问题,云南绿维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以轻创型旅游产品研究为主导特色,通过特色资源的挖掘与文化魅力因子的萃取,转化为文创IP,贯穿于产业策划、旅游规划、景观设计、建筑设计、工程施工、招商运营与客源培养的全过程。
文创产品该如何规划设计?很多时候文创产品不好卖,其根本在于文创产品开发定位就出现了偏差,设计者对产品所面对的消费人群、使用痛点等等,都没有进行过深入研究,只是把一个图案拿过来简单复制,这种粗放的设计模式就导致不会有好的销量,文创设计师在商业考量上的集体失智主要由于市场大环境所致,但这并不代表设计师无法做出兼有文化和商业素质的产品。
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绑定文化IP是一大重点。有必要再对文化IP做一些解释,这类IP应该有更加广泛的定义,例如成都的熊猫邮局,它是由熊猫作为一个核心呈现,熊猫是全国人民长期积累的共同心理意识所形成的文化符号,但你很难用某种具体的文化形式去概括它。
传统产品运营看的是流量,而今互联网流量红利消失,新媒体时代,产品运营需要全新的打法,好的内容必然是吸引眼球的关键,而作为自带内容的文创产品定要在此处大书特书。全球文化创意的飞速发展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迎来良好的契机,将地方传统文化融入到产品设计中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拓福集团拆除福州市连江南路5号拓福建材仓山店,在原址上建设的拓福美学中心建筑面积11万平方,loft办公与商业各4.5万平方,停车场2万平方,具有“绿色、艺术、智慧”的建筑特色。拓福美学中心以“生活美学理念、培育生活素养、美好生活空间”的规划,经营文教体艺、餐饮休闲、建材家居、创意设计业态,具有“美育、美食、美物”的经营特色。
2022年成都第二十二节新津梨花节会在3月8日开放,新津梨花节活动将会一直持续到5月8日,有着许多好玩的活动等着小伙伴们前去打卡,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吧!
1、开放时间2022年3月8日启动开幕式。
2、主题活动梨花·大运季——体育运动活动
时间:2022年3月8日—5月8日
地点:梨花溪文化旅游区
内容:现场设置VR滑雪、VR赛艇等运动体验场景,形成“梨花季+大运会”强大的节会效应。
梨花·文创季——文创设计大赛
时间:2022年3月8日—5月8日
地点:花漾新津文创中心
内容:邀请成都市知名文创机构与高校共同参与,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培育文化创意新生代力量,引导创意设计贴近时代、融入生活。
梨花·音乐季——民谣诗会活动
时间:2022年3月8日—5月8日
地点:梨花溪文化旅游区
内容:邀请四川及新津当地民谣歌手、高校学生、诗歌爱好者、青年艺术家群体,在春天将山川与云、自由与爱唱响山谷。
梨花季期间,梨花溪风景区将实行动态交通管制,游客要注意提前规划线路和停车场哦。
3、避堵指南道路单循环交通管控片区
景区外部循环>>>
●新津往蒲江方向车辆老码头路口直行经新蒲路正常行驶。
●蒲江往新津方向车辆在五河鱼庄路口左转经车灌坝路通行,减轻新蒲路交通压力。
景区内部循环一>>>
●入景区:根据交通流量分析实时调整:梨花溪景区入口-景源水世界-花自在农家乐-沁香梨园-梨园雅舍-小黄石桥—新蒲路。
景区内部循环二>>>
●根据交通流量实时调整:新津南高速路口——飞雪路——梨马路——名居风情苑——商隆场农贸市场——新蒲路——梨花溪景区入口。
景区道路临时管控
●景区道路禁止货车通行,管控时间:8:00-20:00。
●梨花溪主入口方向9座以上客运车辆只能通行至景源水世界路口;飞雪路方向9座以上客运车辆可正常通行。
●核心区观景广场路段管控,禁止社会车辆驶入,只允许观光车通行,管控时间:8:00-20:00。
成都大学相关介绍
成都大学是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的综合性大学、成都市重点建设大学,是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高校、四川省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四川2011计划、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四川省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四川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为中俄“长江—伏尔加河”高校联盟、成都国际友城高校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1978年12月,成都大学创办,1983年,停办本科,只办专科,2003年5月,恢复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成都学院。
2006年,成都教育学院,四川省成都卫生学校,四川省成都幼儿师范学校并入成都学院,2010年4月,成都铁路中心医院成建制划归成都学院作为附属医院,2013年8月,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全部国有产权无偿划转给成都学院,2018年12月7日,教育部发文正式批准成都学院更名为成都大学。